你不玩命,命就玩你
吴稼祥
按:本文转载自慧曼的博客,原标题为“一个离职的朋友:昨天工作不努力,今天努力找工作”,让人警醒。
我的几个在京 工作的侄子侄女,都没有上过正规大学,但现在有房有车,业务云蒸霞蔚。我到美国做学术访问前,关闭了在北京的公司,把在我公司工作的侄女和侄子扔到海里, 颇为残忍。但我意识到,我的公司对于他们就像救生圈,不强迫他们扔掉它,永远学不会自己游泳。当年临别前,他们问我有什么交代的,我说只有四个字:“玩 命,舍得。”他们茫然,我解释说,“生活虽非战场,但是个玩家。你不玩命,命就玩你。财物如同飞去来器,只有先舍,才能后得。” 其实,人的命运自己决定,假如有人听言自新,不是言之劳,而是己之功矣。 今天下午,一个新离职的朋友远道来看我,跟我说了心头的愤怒与痛苦。虽然过去了一个星期,但言语之间仍然忿忿不已。 我现在才知道什么是无情!”朋友说话的时候,语气很重,“企业都一样,寡情薄义。” “怎么说?”我问。 “你知道,我在这家公司干了七年,一直兢兢业业,想的也不多,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。但是,现在公司做人事调整,把我辞退了。而且说辞退就辞退,一点儿人情味都没有。”朋友越说越激动,语调越来越高,“要不是大家一直劝我,我就……” “就怎么?”我说,“先不说离职的事情。我想问一下——” 朋友白了我一眼没说话,但表情在告诉我“你问吧!” 所以,我就接着问,“你说企业无情。那么,你觉得谁有情?”朋友没说话,只是看着我。“要想别人有情,你自己首先得有情于人。要想企业对你有情,你也要先对企业有情。”我停顿了一下,“你在这家企业干了几年?” “七年。” “这家企业以前呢?你在哪里干?” “一家国有企业。” “多少年?” “十几年。” “那家国有企业以前呢?” “政府部门。” “怎么离开了呢?” “部门合并被刷下来。” “那么,以后的那家国有企业呢?” “经营不好,我离开了。” “哦?你离开的时候恨过吗?” “哼!”朋友没说话,只是从鼻子里发了一声响。 “都是别人的错吗?”我问,“你今年有——” “快五十了。” “哦!五十而知天命,你也该反思自己了。而这正是你需要做的。你想想,你今年四十多了,曾经在三家单位工作过,为什么结果都一样?” “那——也不能总这样吧!”朋友的语言充满着激愤,但又言不及意。 “人既要反思,也要感恩——” “感屁的恩!感什么恩?谁感我的恩?”朋友突然开始激动起来。 “别激动,就你这个脾气、这个态度,怎么能搞好关系?怎么能与人融洽相处?又怎么做好工作?”我说,“对了,(我)忘记问你了。你刚离职的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?” “做销售的。”朋友说,很随便。 “你在公司做什么?” “物流仓储。” “一直吗?” “做过很多。也做过业务员。” “业绩怎么样?” “不怎么样?” “为什么?” “经理不信任我。跟商场也搞不好关系,他们总刁难我。” “全都是别人的错?”我说。“我可受不得他们的窝囊气!你知道我的脾气,大不了不做呗!有什么了不起的,他是人,我也是人,为什么要受他们的气。经理不信任我,总让其他业务插手我的工作。”朋友愤怒地说。 “他们为什么要插手你的工作?” “觉得我没做好。” “哦!这样啊!这家公司现在怎么样?” “烂公司!不怎么样!再逼我,我让他们好看!”朋友突然间又莫名其妙地愤怒起来,“我就不相信——” “既然是一家烂公司,你又何必眷恋呢?离开前两个单位的时候,你也这样愤怒吗?” “哼!”朋友又一次用鼻子哼了一声,“还说要发展,尽吹牛。反正吹牛不缴税。我就不相信这样的烂公司能做好!” “既然这样,你就在一旁冷眼而待,看看这样的烂公司到底能有什么发展。其实,如果是一家烂公司,早晚要倒闭,晚走不如早走,不在也罢。倒不如赶紧找一家好单位认真工作,还来得及!”朋友看了我一眼,没说话。 “离职的时候,这个企业给你有补偿吗?” “给了一点儿,但我不稀罕!” “多少?” “一个月的工资,还有休假补贴,还有其它的一些补偿费用。”朋友的声音平缓了一些。 “这样的烂公司还能给补偿,看来还很不错!”我说。 “不错个屁!” “这家公司帮你上保险吗?” “有!年年上保险!” “那 就更不错了。你知道现在有很多企业没有上保险。能给你上保险,确实难得。”我看着我的朋友,“能帮你上保险,又有一些额外的补偿,你觉得还不够吗?其实, 人应该知道感恩才对。如果你不能反思,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。如果你能尽快找到工作,比较之后,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良心企业。对员工这么 好的企业,你不能知足和感恩,你还要干嘛?”我说,“我很冒昧地问一句,你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时候,敬业吗?” “怎么不敬业?”朋友反问道。 “说话的时候需要对得起自己。企业不会辞退认同企业而且敬业的员工。有一句话叫‘今天工作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’。如果我没猜错,你很有惰性,而且很暴躁。是吗?”我稍稍停顿了一下,没等他说话,又接着说,“我想问问你:你觉得,现在的工作好找吗?” “不好找!”朋友的声音干脆,而且低沉—— “感恩、敬业、勤奋、温和,这是我送给你的真心忠告。只有这样,你的新工作才能如愿!”我的话很直接。 朋友没说话,或许在反思过去的种种表现——对于一个做管理工作多年,尤其是做关于人的管理工作多年的人来说,观察人的言行早已成为一种远非刻意的自觉,也可 以说已经是一种直觉。所以,在工作中,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洞察到一个员工的行为是否言行一致。因此,我的这位朋友被辞退,一定或多或少有其自身的原因,而 且可能很严重。但是,无论如何,我还是要衷心地祝福我的朋友:能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,学会感恩、敬业、勤奋和温和,珍惜自己的工作,而后,健康、快乐地工 作、生活! |